【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连云港市
  【简介】
  打腰鼓也是春节闹秧歌时表演的一个节目。据说,闻名全国的安塞腰鼓,最早还是佳县、横山等地的移民带到那里后流传开来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取豪夺。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腰鼓形制与花鼓相同而稍大,相传是由花鼓发展而来。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描绘纹饰。鼓身一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棰敲击。大腰鼓长40厘米、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厘米、鼓面直径15厘米。主要流布于苏、鲁两省的东海县、郯城县。抗日战争时期,以江苏省东海县的南辰乡流传最为红火。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腰鼓舞加入了轻松了《喜洋洋》等曲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老队员的不断交替,在表演内容上,不断充实丰富,臻于完美,逐渐形成了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上一篇:【民俗】传统民俗婚庆(连云港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龙舞(老古墩女子舞龙)(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