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锣鼓乐(连云港市)
2020-11-21 15:21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连云港市
【简介】
沙河威风锣鼓是以鼓、铙、锣、镲乐器齐奏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其特点是古朴凝重、粗犷豪放、音域宽广、刚劲激昂,如黄河奔腾,似雷霆万钧,故有“中华鼓王”之誉称。 威风锣鼓起源尧舜,兴于隋唐,初用于战阵,继而流传于民间,用于喜庆典礼、集会、社火、迎神祛邪。明清时期是沙河锣鼓的鼎盛时期。千百年来沙河威风锣鼓经人民群众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极大丰富了威风锣鼓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鼓花、锣花、镲花与铙花传统的表现手法上不断花样出新,曲牌也日见雄风,队伍不断壮大,由二三十人扩大为百人。沙河锣鼓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广场舞蹈、民间鼓乐大赛”、“江苏省迎澳门回归大型文艺庆典”、“苏州世纪钟声”等多项文艺演出和比赛,无不脱颖而出,一枝独秀。1999年4月13日至29日,全国“中华鼓王”大会上,沙河锣鼓以巧妙的编排、鲜明的服饰、精湛的表演、振聋发聩的感染力,一举夺得了“中华鼓王”称号。同时,包揽了“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编排奖”两个单项奖。2000年4月16日的《江南晚报》评“沙河锣鼓队敲出的《黄海春潮》鼓点重则雷霆万钧,轻则行云流水……把观众带入迷人境界。”《新华日报》说:“沙河锣鼓一一敲打出充斥天地的喜庆气氛。”2000年4月19日《人民日报》评“沙河锣鼓独树一帜。”
灌南县张店镇锣鼓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山东泰安姓张来张店避难经商兴集,到了请末镇上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出现以“孙家瓦房孟家楼”为代表,人们更恭维孟家,因为孟家有人在朝作官,门前又竖旗杆,故为孟朝官,张店锣鼓也发展鼎盛时期,出现以孙孟两家为代表的几十支锣鼓班子经常到一起搞打,十分热闹。清末,一海州官到张店朝拜孟朝官,遇下雨,不能上岸,正纳闷时,岸上各处响起了锣鼓声,管弦声,吹弹声,虽然从四面八方又吹又打又拉又弹,是那样有节奏有拍节,顿时雨停了,海州官取消朝拜孟朝官,到镇上看个究竟,原来这些锣鼓是各家各户搞打的,海州官感叹地说“真是张店锣鼓各打各的”。后来被人们把意思传反了,认为人心不齐,七腔八调。建镇时,镇上的百姓就喜爱锣鼓,每逢喜庆节日都要敲锣打鼓,表示喜庆祥和,张店锣鼓的打法,有集中有分散形式独特,多用在节目喜庆欢乐场面,一直沿续到今天。2007年,镇文化站投资三万多元购买锣鼓,组成张店锣鼓队,他们的表演在市县电视台播出,弘扬了张店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