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吉林省)(国家级)
2020-11-21 09:40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吉林省
【简介】
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国家定点生产民族乐器单位,集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专业生产制作“长白山”牌三大类四十余种朝鲜族传统民族乐器,主要生产长鼓、农乐鼓、民鼓、手鼓、组合鼓、伽耶琴、玄琴、奚琴、像帽、筒萧、短萧、横笛等产品,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现公司生产的朝鲜族乐器项目种类比较多,制作技艺传承范围较广,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每年生产量1万件,工业产值达300万元,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2人,在生产过程中边学制作技艺边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从根本上保护好多种乐器的传统技艺。近几年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等地举办的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增加宣传力度,设立传承人传习所,在强调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习的同时通过国内外的乐器产品的销售合同和参与大型文化活动提供民族乐器,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几十年来传承下来的朝鲜族乐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制作出了大量乐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弹奏朝鲜族乐器如伽倻琴、长鼓等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
奚琴:
奚琴是朝鲜族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是早在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奚部族使用的乐器。朝鲜〈乐学轨范〉中称:奚琴是胡中奚部所好。宋代时奚琴也称嵇琴。后来发展成为现代中国二胡和京胡。奚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过朝鲜民族对奚琴不断的改进,无论在形制和音色,演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成为具有符合朝鲜民族音乐特色民间乐器。
朝鲜族农乐鼓:
农乐鼓也叫楔子鼓,是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也是农乐中必要的乐器之一。农乐鼓的特点在于鼓身的腰部有楔子,楔子有保护鼓桶和调音的作用。农乐鼓不紧在农乐上用,还会用在伴奏舞蹈上,特别是洞箫合奏上有着绝佳的表现。
朝鲜族洞箫:
洞箫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有朝鲜半岛宫廷音乐之前,它就已经流传在民间。民间里流行最多的管乐器。大约是在公元651年左右,洞箫一直被宫廷音乐所排斥,但却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至今还流传在朝鲜和日本,都是五孔的洞箫,都多有改良洞箫。
23弦伽倻琴 :
伽倻琴是古老的朝鲜族弹拨乐器之一。最初的伽倻琴在三国时期,伽椰国嘉实王参照唐代古琴仿制而来,称为正乐伽倻琴。后来到19世纪后期随着一种散调的乐风兴起而出现了散调伽倻琴,现在的朝鲜族伽倻琴都是由散调伽倻琴改进而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琴弦也从以前的12弦、五个音阶,发展到现在7个音阶为主的21弦、23弦、25弦。
1.5尺长鼓:
长鼓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朝鲜族独有民族乐器,也是朝鲜族音乐和舞蹈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节奏乐器之一,根据表象形式的不同,可以作为舞蹈用鼓、也可以作为演奏时伴奏用。长鼓分为高音面和低音面,分别用鼓鞭和鼓锤来敲打两种面来演奏出多样化而丰富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