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常州留青竹刻(常州市)
2020-11-14 10:11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常州市
【简介】
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产生图底变化的一种传统美术。
史传,明代开创留青竹刻新局面的张希黄是常州人,因其技艺精湛,被称为“留青圣手”,常州也由此成为留青竹刻的发祥地。另有史料记载:“清末,江苏常州的留青竹刻独占鳌头。”常州人士周之礼、徐孝穆是清代留青竹刻的代表性人物,其中徐孝穆作品以浅刻为主,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平圆透镂,各尽其美。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在其编著的《竹刻》一书中介绍了全国五位顶尖竹刻家,常州就占了四位。及至近现代,常州留青竹刻更是人才辈出,崛起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群体,并涌现了出徐秉方、范遥青、徐秉言、白坚仁、邵风丰、房斐、王志伟等一批重要传人。
艺者运用浅刻、浮雕等技法,按照艺术表现的要求,对竹面巧施全留、少留、多留、不留的刀下技艺,使作品显出层次、明暗、浓淡而具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又因年深月久,竹皮之黄与竹肌之红愈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形如抛光琥珀。除观赏性外,留青竹刻兼具实用性,其种类繁多,臂搁、书镇、扇骨、书联、挂屏等生活常物均可因留青竹刻的点缀尽显不凡。
新时期,常州留青竹刻的徐派艺术和白派艺术的传承群体日益壮大,逐步建成青白斋、剔筠轩等保护传承基地,影响力步步扩大。徐素白留青竹刻笔筒“月季蝴蝶”、徐秉方的留青臂搁“黄雀在哪”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徐秉方、范遥青作品在日本、美国展出;徐秉言先后应邀赴法国、日本、英国传艺授课;王志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精品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曾在北京恭王府为其主办个展;白 坚仁作品“十大名花梳篦系列”,在第十五届中工美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在同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评选活动中获铜奖;范遥青在首届中国匠人大会上被授予“突出贡献艺术家”称号,及其儿媳徐敏以剔筠轩艺术工作室为平台,教习传承留青竹刻技艺,举办公益讲堂次数不计其数,惠及千余人。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的节目《中国符号》,记录了三位白派传人的留青竹刻故事,目前在海内外各大电视频道、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受众覆盖223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