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玉林市

【简介】

鹩剧,是桂东南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广西东南部,尤其以兴业县所辖的1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广。

鹩剧来源于广泛流传于桂东南古人的鸟图腾崇拜舞蹈“凤凰舞”中的“引凤”表演环节,以唱故事为主,唱词通俗易懂,多为抒发“春祈秋报”之意。

鹩剧的唱词多为即兴而发,由三两个人唱,后慢慢发展为多种角色表演唱的形式,并吸收采茶、粤剧及地方民歌的曲调,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曲调丰富的地方小戏。

鹩剧的伴奏乐器以当地称为“大笛”的唢呐为主,常使用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同时还有大鼓、文锣、武锣、大锣以及二胡、扬琴等作为和乐的乐器。

鹩剧的演出角色与粤剧一样,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它的服装和道具是根据演出内容、角色进行全套配置的。

鹩剧的唱腔种类较多,分为文生唱法,武生唱法、花旦唱腔、丑生唱腔、渡船唱腔、男悲唱腔、女悲唱腔、媒婆唱腔等;调子分为隔唱调、相思调、小开调、大王坐将、千秋帅、排子调;鼓乐分为二流,洗白、刹白、冲头、先锋、仄槌、一鼓、二鼓、扎架、单火炮、双火炮、扑灯蛾、水波浪、首板等等。

2014年,鹩剧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戏剧】陆川啀戏(玉林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博白芒竹编织技艺(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