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玉林羽毛画(玉林市)
2020-11-12 10:08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玉林市
【简介】
据了解,一般手工制作一幅羽毛画主要经过画稿设计、羽毛选择处理、剪贴、修整、装裱等过程,作画用的羽毛主要来自鸡鸭等家禽以及人工饲养的珍贵飞禽,如孔雀等。平贴画所用羽毛大都是原色,只有半立体画才用极小部分羽毛染色。
羽毛画具有中国画和水彩画的特点,水墨淡彩,自成风格,既充满了泼辣奔放的艺术格调,又不失国画稳重高雅的艺术内涵。一幅名为《飞鸟出林》的平贴羽毛画,乍一看,跟一般的笔墨山水画无异,只见长势茁壮的竹林中,一群飞鸟呼啸而出,直奔天空,甚有气势,飞鸟动作刻画到位传神,精美绝伦。靠近仔细看,才能看清其中的“笔墨”原来是禽鸟的羽毛。
制作羽毛画,对羽毛的挑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有时候一幅画差一根羽毛找不到,那整幅画就得作废了。”李普新介绍,另外,禽鸟羽毛也有季节性,对于羽毛的选择相对挑剔甚至有些苛刻,羽毛的毛色、形状、色泽都至关重要。通常开春之后的羽毛就不能要,那个时候的羽毛色泽差、没韧性。当然选择羽毛仅仅是作画的第一步,之后要对羽毛进行清洗、消毒、晾干、除味等加工,最后还要按照大小、形状、颜色分门别类地放到塑料盒中备用,通常一幅画要用掉三四只鸡的毛。一幅普通羽毛画的创作时间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而有些做工精细的羽毛画,则要花费一年半载。
玉林羽毛画是艺术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记者了解到,因市场退化、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玉林羽毛画在发展和传承上曾经遇到过瓶颈。为抢救玉林羽毛画这一濒临消亡的传统工艺,玉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羽毛画工艺保护传承工作,将玉林羽毛画申报为玉林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公布玉林市工艺美术厂为自治区、市级传承基地。如今,玉林羽毛画成了玉林的一张独特名片,其发展也慢慢迎来复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