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百色市

【简介】

壮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壮剧又叫“壮戏”,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

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剧主要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的不同传统戏剧共同组成的,他们分别是:德靖木偶剧、马隘壮剧、田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隆林壮剧和师公戏。

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马隘壮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隆林壮剧流行于隆林;师公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

南路壮剧用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阳、田东等县;北路壮剧用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于广西田林、西林、隆林、凌云、乐业以及云南富宁、南等县。


上一篇:【传统戏剧】德保壮族提线木偶戏(百色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田东邕剧(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