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百色市

【简介】

 “度戒”是蓝靛瑶、过山瑶等几个瑶族支系为年轻男子举行的宗教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男子成人仪式,是瑶族男子接受本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瑶族男子在12至18岁左右,就要举行度戒仪式。度戒仪式之所以给外界产生神秘感,是因为有着一系列神秘的宗教仪式,也称“过法”。其所谓的“度”就是传授给受戒者要遵行的法则,所谓的“戒”就是要受戒哪些教规的约束。

一、准备阶段

瑶族男孩长到12岁,父母就要对照生辰八字为他选择度戒仪式的最佳日期。择日一般安排在隆冬,时值农闲季节,容易安排人力,不影响农耕。一个男孩,不论是度道还是度师,都要聘请五个法师(都是男性)。一般是先聘请大法师,也叫大师父。大法师确定后,可以由他“钦点”其他四个法师作为搭档,分别是二师父、三师父、四师父和五师父,大小师父的称谓顺序是:正戒师父,引教师父,保举师父,同坛师父,保见师父。法师选定之后,还特别聘请几位能歌善道的歌娘,届时一展歌喉,因为度戒仪式期间的山歌议程是必不可少的。

二、仪式过程

瑶族的度戒议程包括祭祀议程和说教环节。度道和度师要在选定的吉时同时在受戒者家里分开进行各自的祭祀议程,进行过程中几个道公师公可以轮换休息,但议程不能中断,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下去,一般耗时两天两夜,加上祭祀议程正式开始前受戒弟子要修斋5到7天,整个度戒过程就长达七天七夜。

三、瑶族度戒文化的社会功能

度戒文化作为瑶族文化的“重头戏”,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道德教育。在度戒议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弟子在修斋过程中,法师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阴阳牒”上记载的教条戒规,都明明白白地告诉受戒弟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普及文化。以前瑶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没有学校教育,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学习。唯一能普及文化的平台,就是像度戒这样的活动。

  (三)娱乐大众。一是愉悦观众。度戒议程中法师们和着锣鼓节奏唱经的声音就非常有感染力,雄浑洪亮的声音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激情澎湃的感觉,让人似乎一下子来到无限宽广的世界里,在天地间纵情翱翔。二是对歌传情。度戒活动中的瑶族山歌也特别引人关注,其主要内容是感天谢地,赞美受戒弟子历经苦难修得正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讲述瑶族苦难的历史进程,表达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那样的场合中,人们会感到很温馨,很幸福。


上一篇:【传统舞蹈】龙舞(玉祈龙舞)(无锡市)

下一篇:【 民俗】田林壮族吼敢(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