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龙舞(玉祈龙舞)(无锡市)
2020-11-09 10:20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无锡市
【简介】
明正德八年(1513年),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玉祁,玉祁人舞黄青两龙恭迎,朱厚照“龙颜大悦”。而后,玉祁舞龙之风更盛,遍及各村,沿袭至今的玉祁礼社龙灯队更是代有传人,历史悠久,成果斐然。目前,玉祁龙舞是惠山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代的辉煌延伸到“文革”时期,却遭到破坏、烧毁,龙舞表演活动也被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祁礼社龙舞这个传统项目又由吕锡初、吕国民、吕林荣等人恢复,严格训练整编舞龙队伍,在龙舞的套路和表演艺术上取得新的突破。玉祁龙舞是原汁原味的、代代相传的传统舞蹈,它的道具制作、舞蹈动作配以打击乐演奏,体现了地方特色,表达了江南水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憧憬。玉祁龙舞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既有北方舞龙的彪悍又有南方舞龙的柔美,动与静、刚与柔、妙与神相得益彰。
玉祁龙舞有别于其它龙舞的特色表现在:
一是龙头重8斤,龙身长18米(九节龙);
二是在全国首届舞龙大赛的自选套路中首个配以京剧锣鼓,并以金龙盘柱、双龙入海、双龙戏珠、盘龙拾珠、孔雀开屏、蜈蚣脱壳、丝螺结顶、首尾腾身、龙尾高跷、八仙过海等四十多种套路营造声势;
三是中国龙狮协会确定的规定套路大多来自于玉祁龙舞;
四是可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时间灵活表演,把艺术和体育有机融为一体。
玉祁龙舞的相关实物和器具主要有龙、夜明珠、民间打击乐、篾、麻、塑料、藤和丝瓜筋。代表性作品有“快8字舞龙”、“荷龙造型”、“穿尾绕龙身”、“摇船舞龙”、“龙回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