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杨保头,男,1945年7月。第四批江苏省省级非遗传承人 。高淳县“五猖舞”已被列入省级“非遗”。“五猖舞”是一种相传始于明代的民间舞蹈,舞者从十几个人到数百人不等,但主要分九种角色:代表金、木、水、火、土的神灵“五猖”,也称“五方帝君”,另外是道士、和尚、土地、判官。每年正月初七,高淳桠溪镇就会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各个村落除了在自己村内巡演外,还会联合演出。
  这种舞蹈一直是代代相传,没有正式的图文记载。昨天,记者来到称为“五猖舞第一村”的桠溪镇韩桥村,70多岁的杨保头是村里五猖表演队的领头人。传说中的“五猖图”藏于杨家的阁楼,杨保头小心翼翼地打开最外面一层防潮布,里面是一个用红布裹着的毛竹筒,竹筒内就是画卷。
  “五猖图”长2米,宽0.8米,杨保头藏在家里不轻易拿出,也从不给外人看,只到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晒龙袍”那天,才拿出来透会儿气。图卷曾被虫蛀过,四周的一些文字也因此失掉。不过,图卷中央的画像尚保存完好。
  图上最上端出现的两位大帝,是“东岳祠山大帝”和“南岳祠山大帝”,五猖舞就是为了祭祀他俩治理水利造福后代的功绩。两位大帝左右及以下三排的人,均为将神。最下端的9人,即五猖舞的九种角色。
  据杨保头回忆,当年爷爷是村里跳五猖的头儿,这幅图是从爷爷手里传下的,后来传到叔叔手里,叔叔临终前又把这幅图交给他。据爷爷说,这幅图是乾隆年间的,有200多年的历史。
  不过,“五猖图”交给谁,也不是家里能够自行决定的。当年,叔叔将图交给他时,还是经过村里的老人们一致表态后才传给他。杨保头将这幅图公开,希望寻找一名传承人。他说,五猖舞曾在“文革”时期中断。到上世纪70年代末,村里的老人们强烈要年轻人学习,希望传承下去。
  “30多年前,村里老人挑选了27人学习,总算继承下来了。不过当年教我们的老人,全都已经去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来调研过五猖舞,2007年又成功申报了省级‘非遗’。我想把这幅图传给一名有能力传承舞蹈的人,让舞蹈和图一样能够代代相传。”



上一篇:【传统舞蹈】栖霞龙舞(南京市)传承人:薛友新

下一篇:【曲艺】南京白局(南京市)传承人:黄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