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贵港市

【简介】

桂平西山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和习佛之时所歌咏的曲调,最初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随着佛曲的发展,桂平西山的佛教音乐有的已溶入了一些地方民间音的元素。

桂平西山的佛教音乐,没有纯器乐曲,均是带唱词的梵呗,“斋天”法仪梵呗曲牌较为复杂,大约有二十多种;“佛诞”祝仪梵呗曲牌则简单些,大约有十多种,唱词则根据各种佛事不同而变换。常用的法器有:大磬、引磬、吊钟、鼓、铛子、铪子、大木鱼、小木鱼、小鼓等九种。

西山洗石庵的梵呗分为两大类:一是赞、二是偈。赞,也叫唱赞,唱词多不规整,旋律有起承转合,唱时需一气呵气,以防涣散。偈,唱词和曲调均由上下两句组成,需押韵,曲调反复,少变化,词则根据需要,可五言体、七言体,也有极少的六言体。

2008年,桂平西山佛教音乐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 传统舞蹈】龙凤麒麟舞(贵港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桂平杖头木偶戏(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