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贵港市)
2020-11-06 14:32
【类别】民俗
【地区】贵港市
【简介】
平南县大安校水柜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众性活动。它起源于道光十四年(1836年)大安镇上遭遇的一场特大火灾。火灾过后,镇上有识之士认识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组成义务消防组织,由居民捐资赞助购置水柜,装配了水枪、火钩、水槽、消防桶等灭火器械,以街为单位成立了德隆社、群乐社、永安社、永隆社等7个消防所,利用圩内5个水塘作为消防水源,并制定了消防公约。后来镇上居民定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校水柜活动日。
校水柜活动日这天,各街消防所门前、街道交汇处张灯结彩,各街道居民从消防所和家里搬出消防水柜等器械,穿上各种款式的消防演练服,高举消防旗,先游一圈大安镇各街,然后集中到演练会场进行校水柜大比武。有的推灭火车,有的背水带,有的提水桶,演练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其中还有各色舞狮队、八音队、武术队穿插其间,平添了不少热闹气氛。大安校水柜活动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谓全国最大规模、动员最大、最广泛的乡镇消防活动。
2008年,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