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贵港市

【简介】

“哭嫁”是壮族农家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古代妇女尤其是壮族妇女无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只能以诉说和吟唱的方式表达心情,形成了哭嫁歌。壮族哭嫁歌亦称“伴离歌”“伴嫁歌”“送嫁歌”“送老歌”,是一种壮族礼俗歌曲,流传于广西南宁、贵港、钦州和百色等地区。

壮族哭嫁歌非常讲究程式。姑娘出阁前数日,十姐妹每晚聚集在新娘闺房内唱哭嫁歌,出阁之日达到高潮。哭嫁歌内容中,控诉封建礼教和买卖婚姻占有很大分量。此外,还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或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或埋怨兄弟在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曲调虽然简单,但婉转缠绵。唱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出嫁新娘上轿前在厅堂上辞别祖先、父母时,唱得凄切动人,甚至有唱至昏迷不醒的,满堂宾客为之哽咽。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出嫁之日,新娘便在众乡亲的泪光中三步一回头,唱着哭嫁歌离开娘家。

2008年,壮族哭嫁歌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戏剧】平南大安粤(贵港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