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达摩传说(南京市)
2020-11-06 10:17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南京市
【简介】
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达摩传说”被列为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挖掘和整理了流传于长芦地区有关达摩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包括达摩生平、达摩异闻、达摩遗迹、达摩语录等内容。
初见梁武: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布施、供养甚多于是他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是不是有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很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建康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告辞,渡江北上入魏。
幕府圣迹:
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
一苇渡江: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追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在江北长芦寺(今南京江北新区)短暂停留,后又至定山寺(今南京浦口区)驻锡修行。《六合县志》“长芦寺”条有云:达摩“过长芦,来定山,有宴坐石”。北宋著名文学家贺铸(1052-1125年)称誉定山寺为“达磨第一道场”,定山寺被认为是禅宗中的祖庭之一,目前该寺正在重建中。
雨花遗事:
南京雨花台的高座寺,相传达摩祖师在此听主持神光(亦名云光)讲法,摇头不以为然,纠正了他的禅理,却被神光粗暴地以一串佛珠击折门牙。得道圣人的牙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大旱三年。达摩心怀慈悲,便将两颗门牙含在口中,一言不发,继续东去。
达摩在建康的经历,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但却记在了人们的心里,形成了历史的文化记忆,对南京地方文化传承与“一带一路”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