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张氏石门摩崖石刻拓印(汉中市)
2020-11-03 09:31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汉中市
【简介】
褒斜摩崖石刻远非关中石碑,光华平整,置于平地。均镌刻于石门内外石崖上大致平整的部位,与山连体。几乎没有咫尺真正平整,凸突凹进、裂缝断纹,比比皆是,甚至撇捺之间也起伏周折。再是《石门颂》、《石门铭》通高皆在2米以上,是以宏伟博大出名的汉魏精品。石门南口的《山河堰落成记》更是通体达十几平方,非搭架操作不可为之。褒谷口无日不风,尤其石门,终年四季进洞便凉风飒飒,可见难度之大,技艺要求之精。
一、搭架。摩崖刻石拓印因与大自然山体相连,凹凸不平,且临水、临空,必须搭架操作,须长短架杆、架凳、桌子、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子、剪子、尺子、刀子、木板、石头等。
二、选纸。所使用纸张要薄厚适宜,要有韧性。
三、浸纸。选按石壁大小,把纸张折叠成若干方块,然后纸放在水盆内,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包好,上下均匀加压将水挤去,待后取用。
四、洗碑。洗去碑石上的沙石、污垢和杂物,吹干。
五、贴纸。拓印时需将湿纸双手提展,慢慢展开,比划准确,运气宁神,极其准确敏捷地将纸平贴于刻石之上,然后用捺刷将纸刷平,用板刷将纸捺于石碑上。
六、刷墨。刷墨亦得精细,必须均匀,所用墨汁均得过滤,以免墨陈垢凝塞。待纸到了适当时候,拓包上墨,用扑子蘸适量的墨,均匀在扑子上面,向上轻轻扑打,就形成了黑白分明的拓片。
七、揭取。这道工序全凭难以尽叙的一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淀,力似用非用,劲将使未使,眼观整体,手揭一角,用力均匀,款款取下。
以上数道工序,搭配分割,经反复实践,对:选、浸、洗、刷、墨、揭、凉、叠、理等工艺总体考虑,扬长避短,科学合理,省时省工,精益求精,是张氏家族历时百年的拓印技艺。
相关器具及制品等:
拓包、拓板、墨刷、墨盒、捺刷、纸刷、纸色、纸压子、盒子、各种凳子、钢凿子,以及根据不同场地环境需要的各种不同长短架杆、架凳、桌子、长短不同粗细不一的绳子、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子、剪子、尺子、刀子、木板、石头或可行之重物等。
拓片可分为单拓、双拓、重拓、反复拓等多种,这里不再详述。拓好的拓本还需要用多种相关的工具加以整理、折叠、压榨直到全部工序做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