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九江采茶戏,俗称“茶灯戏”、“茶戏”,雏形始见于明末清初。明末时期,九江、瑞昌一带盛行的灯彩与传入九江境内的赣东铅山茶灯戏相结合,形成了赣北茶灯戏。乾隆年间,茶灯戏又与流行于赣北一带的黄梅采茶腔相结合,进入半班后,逐步形成了一个赣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着手编纂《戏曲志·江西卷时》,将其定名为“九江采茶戏”。《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46页,肯定了“九江采茶戏”的冠名。

九江采茶戏以质朴通俗见长,因其曲调清新,韵味甜美,被誉为“糯米采茶”,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曲种分南河、北河两大流派,我县境内属南河派,音乐属“打锣腔系”。九江采茶戏在我县流传历史悠久,范围较广。纯民间的演出团体遍布全县各乡镇。


上一篇:【民俗】义门陈(九江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修水宁河戏(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