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泰和蜀口茶制作技艺(吉安市)
2020-09-18 14:48
【简介】
蜀口茶初名为“高坪茶”,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蜀口洲高坪村郭福可从龙泉县(今遂川县)引进当地名茶狗牯脑在家乡种植,后其弟弟郭成可将它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和园林沟边,后来他的子孙又收集种籽,种在“娘娘园里”,并由此逐年扩种,由田头地角到成片种植。清末民初,年产茶叶一二百斤。民国时期,面积有所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泰和县、乡政府大力扶持,蜀口茶种植由单家到多家、由小丘到成片。
蜀口茶为纯手工制作。一年可采4次,其中尤以清明前精制的茶叶为贵。蜀口茶从采叶到制成要经过杀青、揉捻、抄二青、复揉、初干、烘干等6道工序。其外形条索紧细、粗细均匀、略带弯曲,形如鱼钩、银毫披露,白色茸毛而有光泽;汤色透明清澈、略呈浅绿;芽尖细叶舒展、茶味浓郁。1987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受到外商青睐,2010年获得江西省第三届茶博会名优茶评比银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