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万安儿郎灯会,俗称“装儿郎”,是万安县一项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定型、完善应在明、清时期,民国时已达到鼎盛期。它由宗教活动的演变而来,并随着民间信仰活动发展而完善。清同治《万安县志?风俗》记载:“元宵……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游行,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尤莫盛于城内之儿郎灯,每一神护灯鼓吹者辄数十人,食用素,必斋戒,以祈神佑。”整个活动分为拜坛、出坛、收坛三个部分组成,过去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至十六结束,集祭祀、祈福、驱邪和商贸、表演为一体。

灯会主要围绕“八位儿郎神”开展相关活动,八位儿郎神指善财童子——红孩儿、三坛海会大神——哪吒、降妖除魔大元帅——李靖、大太子——金吒、二太子——木吒、二郎神——杨戬、护法天神——韦陀、大力士——雷震子。儿郎神扮演者由各家春节前报名后抽签而定,每次抽签只选八户人家。中签者正月十三至十五必斋戒三天,以表虔诚。正月十五游神时,八位扮“儿郎神”者分别戴上对应面具,面具造型各不相同。据传,“七儿郎神”最帅,“八儿郎神”最丑,。正月十四晚上抽签决定扮哪位“儿郎神”,八户有幸参加扮神的家庭都希望抽到“七儿郎神”。


上一篇:【民间文学】吉安白鹭洲传说(吉安市)

下一篇:【民俗】吉州钓源祭祖习俗(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