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万载纸棚山歌(抚州市)
2020-09-17 16:36
【简介】
万载是江西毛竹重点产区,丰富的资源为表芯纸的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表芯纸又称土纸,是万载三大特产之一。据县志记载:万载自唐、明以来,就有客家人逐渐迁入,居于山区,伐木烧炭,育竹造纸。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万载有纸槽500余个,纸棚工人2万余人,年产土纸40余万担。万载“纸棚山歌”历史悠久,自明代万载有表芯纸生产开始,就产生了纸棚山歌。这种纸工谣在劳动现场纸棚中现编现唱,想唱就唱,是纸棚工人在劳动中不可或缺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他们在歌唱中或期盼丰收,或宣泄苦闷,或打情骂俏,或诉说心声。比喻贴切,自然幽默,诙谐成趣。一首纸工谣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或加上衬词。在山冈上,在竹林里,纸棚工人你唱我和,使艰苦的劳动变得比较轻松愉快,情绪得到宣泄。
纸棚山歌源于生活,民间歌词与曲调的结合相得益彰。其曲调节拍、节奏、旋法和演唱特征引起省内外专家的重视。1979年底,省民间音乐专家黄国强、流沙二位同志来到万载调研民间音乐,召开老艺人座谈会,了解纸棚山歌的艺术特征,对纸棚山歌的收集整理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我县挖掘、收集、整理的纸棚山歌有多首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1980年万载纸棚山歌参加宜春地区民间音乐演唱演奏会并获好评。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对民间歌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研究民间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84年根据纸棚山歌创作改编的歌曲《纸工谣》,参加江西省广播电视厅举办的“建国卅五周年征歌评选”活动,获得三等奖,并由省广播电台录制展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造纸新技术的出现,手工造纸已日渐衰微,至现在,全县纸棚工人已只剩300余人,纸槽不满百个,能编唱纸工谣的人已日渐见少。随着演唱纸棚山歌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年青人外出务工,纸棚山歌的传承已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