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靖安马灯舞是相传起源于唐代的一种纪念性年俗活动。据老艺人介绍,唐明皇为了悼念那些忠臣义士规定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起马灯,流传于靖安至少有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有“四马穿花灯”、“五马班师回朝灯”、“六马杨家将灯”、“八马破曹灯”。 现主要流布于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高湖镇一带。目前璪都表演的是六马杨家将灯,马灯先舞后唱,表演内容多为走队形,表演者一般为11人,三男三女表演六匹马,四女孩端花盆走队形,常用的队形有“走四角花”、“织篱笆”、“双交叉”、“双八字”等,有时六匹马与四盆花穿梭走动,显得动而不乱。前台角色有穆桂英、杨宗保、杨八姐、杨排风等,唱腔为汉调或传统花灯调,唱词内容为歌颂杨家将破番壮举

民间舞蹈靖安马灯舞风格古朴、色彩艳丽、动作活泼,曲调优美,融入了较多的传统戏曲元素,现主要流布于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高湖镇一带。

传说马灯起源于唐朝,唐明皇为了悼念那些忠臣义士,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的一种纪念性娱乐活动。马灯舞流传至靖安的说法不一,唱昆曲的说是“从湖南传来的”,唱汉腔的说“从湖北传来的”,唱徽调的说是“江西祥云班班头杨达乾传授的”,马灯艺人彭嗣棣(文革前剧团的演员、导演,已故)说:“徽剧吸引了民间歌舞,马灯成为剧目中的歌舞片断,后又单独存在,广泛流传于民间


上一篇:【传统舞蹈】靖安香花和尚舞(抚州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铜鼓客家山歌(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