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是一种以专唱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孟戏唱腔为曲牌体,唱南北曲,俗称盱河高腔。明万历、嘉靖年间,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昆曲、陇东调等多种戏曲声腔流入广昌,彼此交融,新老腔并存。至万历(公元1573—1620年)年间,广昌兴起一种“神戏”,以甘竹镇赤溪、舍溪、大路背最盛,每年春节上演孟姜女连台大戏,逐渐形成风俗,这就是孟戏的雏形。孟戏有三个民间戏班演唱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唱腔戏曲。分别是甘竹大路背戏班、赤溪戏班和舍溪戏班,只在正月出演,现舍溪戏班已基本消亡。赤溪曾家孟戏被认为是元本,全剧共64场,分为两本,一个晚上演一本。剧中孟姜女富于反抗精神,哭倒长城,为保贞节而投河自尽。大路背刘家孟戏是明传奇本,始演于明万历年间,全剧共69场,分三个晚上演出,剧中孟姜女因丈夫死于长城下,结果被秦王封为一品夫人。刘家、曾家两路孟戏剧本上标出的曲牌有140余支,在戏曲音乐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上一篇:【传统戏剧】宜黄戏(抚州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乐安傩舞(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