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重要分支。采茶戏是在茶灯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经历了单台戏、三角班、半班等阶段。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吸收了湖北灾民带来的黄梅采茶戏,从而促使抚州茶灯戏的发展,形成一旦一丑一坐堂的早期“三角班”,至鸦片战争后逐步向“半班”发展,直至日渐丰满成熟。据《临川县志》记载,抚州采茶戏迄今有400余年的历史。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抚州采茶戏的唱腔以纯正的抚州话为语言标准,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诙谐风趣。总体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因脱胎于灯彩歌舞,抚州采茶戏以反映短衣罗裙的小人物见长。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有个性鲜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动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变化很多;小旦的手巾功,运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抛甩、或掩面、或飞转,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绪;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单手打,又能双手双肩打,有时绕指而转,有时空中抛耍,左右开合,上下翻飞,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抚州采茶戏传统剧可分为三种:一是单台戏,仅一旦或一丑表演;二是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爱情为主;三是整本戏,缘自坊间刊印戏文曲本,或将外剧种戏文改编而成。


上一篇:【传统舞蹈】崇仁跳八仙(抚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德惠大曲传统酿造技艺(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