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婺源三雕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建筑中砖、石、木三种雕刻艺术的统称,主要运用于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等建筑装饰,它依托徽派建筑而发展传承,主要流传于婺源县江湾镇、思口镇、龙山乡、沱川乡等乡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婺源三雕现存较早的实例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建筑装饰。清顺治十六年(1659)余维框兴建的“司马第”,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全新阶段。婺源三雕常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制作流程有选材、打磨、绘图、雕刻和拼装等几十道工序,题材覆盖山水林园、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等,其中砖雕广泛用于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材料选用本地产的水磨青砖;石雕主要用于牌坊、勾栏、踏步、柱磉等,材料选用黟县黑、茶青石和青田石;木雕多用于屏风、栏柱、额坊、梁柱、斗拱等处,取材要求较高,特别是大型木雕要选用百年以上的枫、樟、柏等。

 婺源三雕融传统文化、建筑美学等于一体,具有突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尚书第”“司马第”三雕透露出官宅的威严、堂皇;汪口“俞氏宗祠”的三雕细腻逼真、层次分明、精美绝伦,堪称三雕艺术宝库;洪村民宅《教子图》,堪称江南最大的砖雕精品;理坑“九世同居”木雕作品,无论绘画、寓意、雕刻均极工整、娴熟。三雕艺术是婺源建筑的一大特色,可以说婺源凡有古村落、古建筑处,即有美不胜收的婺源三雕。




上一篇:【传统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上饶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婺源徽剧(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