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上饶市)
2020-09-15 15:16
【简介】
婺源绿茶制作历史悠久,据唐茶圣陆羽《茶经》:“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婺源在唐代即是重要产茶地,《宋史·食货》将婺源茶列为全国六种绝品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其被朝廷列为贡品,清乾隆时婺源茶为中国重要外贸产品之一,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婺源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土地肥厚,很适宜茶树生长。其于公元760年前后,茶圣陆羽时代即生产茶叶,制造方法如《茶经》所说:采之、蒸之 、捣之、拍之、穿之、封之制成饼茶。明代炒青茶代替了蒸青茶,沈周《论介茶别论后》载:“武林之龙井,新安之松萝,其名大噪”。婺源时属安徽新安郡。此后,婺源绿茶在松萝茶基础上发展创新。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采摘、摊青、杀青、清风、热揉、烘炒、初干、再干等多道工序,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如采摘即要春分前后按一芽一叶标准,清明后,按一芽二叶标准;坚持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不采。
婺源绿茶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主要品种有仙枝、丫玉、茗眉、毛尖、云翠等。其以卓越品质荣获2008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参展企业产品银奖等,并于2010年获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近年来,婺源绿茶被列入全县三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6.5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5万多亩,所产有机茶远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