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刘三姐歌谣

  【类别】:民间文学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保护单位】: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

  【项目简介】: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刘三姐歌谣包含了千百年来丰富的情感以及杰出的诗性智慧,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了人们激荡在心胸间的喜怒哀乐。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但是随着壮族传统“倚歌择配”社会基础的消失,以及强势文化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刘三姐歌谣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006年5月20日,刘三姐歌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23。


上一篇:【民俗】毛南族肥套(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音乐】瑶族金锣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