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国家级)
2020-09-02 16:24
【名称】:桦树皮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保护单位】: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馆
【项目简介】: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独特手工技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古纳左旗(根河市)和黑龙江流域均有这门技艺流传。
古代北方游猎、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都有过制陶时代,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等民族均无制陶历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创造的桦树皮器皿在生产和生活中代替了陶器和瓷器,体现了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色。早在3000多年前,鄂温克人的祖先就用桦树皮制作交通工具和生活器具,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和狩猎文化特色的“桦皮文化”。
传统的桦树皮加工技艺有四个步骤:一是剥取树皮;二是将皮子浸软或煮软;三是剪裁缝合;四是装饰图案。装饰手法有用砸压的,也有用剪贴的,各民族都把象征吉祥、喜庆、平安、丰收的图形装饰在桦树皮制品上。图样有花草树木、兽鸟鱼虫及山峰、石崖等模仿自然的构图,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桦树皮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以此制成的器具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是狩猎民族喜爱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它形式多样,造型各异,主要有船、篓、箱、盒、碗等种类。这些器具都是将桦树皮以兽筋、马尾绳缝制而成,上面刻压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它们不但是重要的用具,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桦树皮制品质地柔韧、颜色柔和、防腐耐潮、样式繁多、经久耐用。
桦树皮器皿在生产和生活中代替了陶器和瓷器,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注重装饰性,每一件桦树皮制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作为北方狩猎民族发展的最直观的见证,既是独特的物质文化产物,也是精神文化的展现,是闪耀着民族工艺智慧光芒的瑰宝,体现了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色。
2006年,“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