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蒋永青1982年出生于徽州区杨村。1997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而辍学,跟着表舅,竹刻名师郑尧锦学习徽州竹刻艺术。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两年满师后便独自发展并开始收徒。2000年,他创办了黄山市徽州区永青竹雕厂。通过努力打拼,厂子初具规模。但由于本地竹雕市场遇冷,工厂难以发展。为打开竹雕制品的销售之路,蒋永青毅然决定亲自南下北上,寻找商机。

雕刻技艺的日臻渐熟,蒋永青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创作上。2005年,北京申奥成功。他突发奇想,想雕刻一件值得珍藏的“大作”,来纪念这一值得骄傲的时刻。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与斟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中形成——竹雕《清明上河图》。这个消息在竹雕界传开,质疑声不绝于耳。但蒋永青力排众议,认定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下去。

创作很快开工,谁知在开工一年后,工程的资金链断了,工程不得不搁置。面对困难,蒋永青咬牙坚持着:“这么多路我都走过来了,我不能输,哪怕输了钱,也不能输了心!”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创作中,还四处借钱,甚至卖了多年珍藏的精品。

2008年5月,这件长14.4米、高1.9米、重达1.5吨,由12008个竹片拼成的作品终于完工了,其历时近四年,投资总成本近40万。当巨幅竹雕《清明上河图》呈现在众人面前,引起业界一片哗然。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蒋永青将竹雕《清明上河图》无偿捐赠给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并被该馆永久性收藏。

2015年,蒋永青荣获全省十大“能工巧匠”称号。这位徽州竹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却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一心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与时俱进,更好地将民俗工艺传承下去,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他说:“我接下来想去进修,为更好的艺术创作增加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自己的手艺,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很难的,需要不断学习。”


上一篇:【传统音乐】北燕家务音乐会(廊坊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冀中笙管乐(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