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史元林在小学的时候就成为了文艺骨干,1978进入了凤阳地方戏的一个戏团,在1984年以后开始了系统训练的脚步。那个时候的史元林只有15岁。在省艺校凤阳花鼓专业陆中和老师的指导下,她对凤阳花鼓的见解越来越深,对于那段时光,她用了两个字来形容,那便是“辛苦”。那时的学习,不仅仅是凤阳花鼓方面的,她还要接触武功、花鼓戏、扇子舞等方面,“体力消耗太大了,”这些对于她而言是一场挑战,这些训练带给她的是真真切切的劳累感,但内心的热爱让她抓住了进戏团学习凤阳花鼓的机会,这一抓,就是在老师后面学习了两、三年的系统基本功训练还有花鼓和花鼓灯动作的训练。两三年之后,她所在的剧组开始走向市场,而她,也在十几岁的年龄开始表演。

拼搏到不遗余力,努力到感动自己,一些简单的事,普通人做一两天可以,做一两个月也没问题,但要做上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就很难了。而史元林,坚持了整整四十多年

2006年的凤阳花鼓的申遗成功,她煞费苦心,动用了自己的人脉、业务能力还有组织号召能力,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投标,而在今年,史元林也成功的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变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2013年,史元林所在的县委文化部就和县委体育部一起统筹了既有凤阳花鼓的柔美,又融合了体育动作地凤阳花鼓健身操,最后于2014年在全省普及。

2014年4月,史元林正式从岗位退休下来,闲不住的她注册了安徽省凤阳花鼓艺术团,艺术团有二三十人的规模,所有的内部运转经费都由史元林一人负责。“我怀揣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理念经营着这个艺术团。在谈及到花鼓时,我是教导他们花鼓动作的老师;在休闲时,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史元林这样形容她的团队关系。在史元林的生活中,她一直在推动凤阳花鼓与时俱进,音乐元素也从一开始的简单变得越来越大气,甚至一些现代交响乐的感觉。

2018年9月16日,在山东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她带队表演的凤阳花鼓稳稳的将最佳表演奖收入囊中,成功的进一步扩大这项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上一篇:【曲艺】四弦书(六安市)传承人:陆学华

下一篇:【曲艺】凤阳花鼓(滁州市)传承人:肖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