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 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无为而治

陈亢担任鲁国单父邑宰时,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温良恭俭让

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子贡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

反对殉葬

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上一篇:【传统音乐】龙船歌(韶关市)传承人:周才明

下一篇:【传统曲艺】亳州坠子(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