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六安黄大茶制作技艺(六安市)
2020-08-19 09:42
【项目简介】
黄大茶要求大枝大杆,鲜叶采摘称为一芽四叶或一芽五叶,长度10—13厘米。立夏前7—10天开采至秋分止,采摘期约三个月间。依照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内山区采摘期间二个月时间,不采秋茶,采摘鲜叶要做到“三采三留”采符合标准的对夹叶,留仍在长势的芽叶;采顶苗,留侧苗;采肚苗,留蓬。采摘的鲜叶要摊放在室内洁净的地方,雨水叶要薄摊。若摊放叶层较厚应勤加翻拌,当天采的鲜叶当天炒制,制茶不隔夜。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虽有缘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篇著作记载了黄大茶的原产地,销售市场,生产器具,贮存包装,药用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尤其是这被记载的工艺与现时黄大茶的制法,大致吻合。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本质特征。
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虽有缘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篇著作记载了黄大茶的原产地,销售市场,生产器具,贮存包装,药用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尤其是这被记载的工艺与现时黄大茶的制法,大致吻合。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