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项目简介】

 怀宁县石牌镇73岁的产云秋老人,坚守60年让戏帽技艺焕发出新活力,让这一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发展下去。产云秋有一门绝技:戏曲盔帽制作。正是凭着这门绝技,他被安徽省列为戏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制作戏帽是技术活也是耐心活,更是良心活。一顶戏帽制作下来差不多得40道工序,最简单的也要十几道工序。从最开始的刻纸、粘贴、加网子、压制成型、淋粉、上漆、贴箔、点翠等等,每一道工序都很复杂,需要手眼配合及时,对技术要求十分高,一般的一顶戏帽制作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产云秋介绍说,高层次的帽子,名伶、名演员他是由鸟毛贴的,30多个工序,最普通的帽子,也有十几道工序,才能够组装成型,每个程序都是绝活,要稍不留神,就走了边,必须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盔帽款式多样,造型美观,堪称艺术佳品。其制作用料考究,程序繁琐复杂,每一道工艺都要有经验的积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由于技术好,产云秋被誉为“石牌帽子产”,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戏曲剧团前来订制戏帽。

据了解,自明末清初以来,戏曲帽盔加工制作就是怀宁县石牌镇的一个重要行业,日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上一篇:【传统技艺】丰糕 (安庆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小市民歌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