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壶关迓鼓(长治市)
2020-08-05 12:48
【简介】
“迓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分为文迓鼓和武迓鼓,原为北宋时期的军中歌舞艺术。壶关迓鼓起源于壶关县百尺镇鸦村、赵村一带,是当地群众迎神驱邪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壶关迓鼓的演奏乐器主要有大鼓、马锣、小马锣、钹(包括大钹、小钹)、狗嘶咬、拍板(也叫扎)等;演出形式有二龙出水、八卦阵、九龙图、十面埋伏等多个阵法;锣鼓曲牌有[狗嘶咬]、[大过街]、[长流水]等10余个;表演剧目有《朱仝上梁山》、《老包下阴间》等;打击乐分为迓鼓、武术鼓、龙舞鼓、将军锣鼓、伴舞锣鼓五大品种,表演到高潮时有鼓腾、锣舞、镲飞等动作,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壶关迓鼓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地域差异和乐班传承不同,现已形成了5种流派:以百尺镇鸦村为中心的迓鼓片,以百尺镇石南底、赵村为中心的武术鼓片,以树掌镇树掌村为中心的龙舞鼓片,以龙泉镇北河、龙潭河为中心的狮舞鼓片,以常平开发区为中心的将军锣鼓,伴舞锣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