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宋门心意六合拳(合肥市)
2020-08-04 17:03
【项目简介】
在中华武术文化中,心意拳武术文化是值得一说的拳术。经过多年的心意拳人的宣传和弘扬,现在很多人基本都知道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很优秀的拳种,它有实战的价值,又有养生的内涵,我们这一代有义务把它弘扬出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是当前全国心意六合拳四大区域中的一块。已经有93年的历史,是1917年由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开山祖师宋国宾从老家河南省周口代来的,他在蚌埠开宗立派,将他所传授的心意六合拳命名为“宋门”。
宋国宾、河南周口人,师从河南袁凤仪处学得心意六合拳以后,来到安蚌埠,主持万胜镖局,将河南心意六合拳也带到蚌埠,又由其弟子从蚌埠传播到整个安徽以及江苏的徐州、南京等地;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
1911年底,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于是蚌埠的水陆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货物运输日渐增加,蚌埠码头也开始兴旺起来。当时的封建把头、青洪帮独霸码头,码头工人为养家糊口就起来斗争,所以,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请拳教师教拳习武之风遽起。宋国宾先辈就是那时从河南周口来到蚌埠。
宋国宾大师(1884-1960)河南周口人。宋国宾在周口时曾拜万胜镖局的镖师杨少同为师学过少林、弹腿以及销子拳等,因和卢嵩高大师(1873-1961)是拜把兄弟,又经卢嵩高大师介绍拜袁凤仪高师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以后袁凤仪的徒弟尚学礼、卢嵩高、杨殿青、宋国宾等下苦功练拳,武功卓绝成为周口四杰。
军阀混战期间,袁世凯委任他的小学同学倪世充为安徽督军,督军府建在蚌埠。蚌埠成了安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蚌埠已经由一个小鱼村变成商贸集镇。为了商业发展的需要,由商会召集商业同仁组成蚌埠市消防队。宋国宾大师时任蚌埠消防队武术总教练,并在蚌埠教码头工人拳术。据记载当时随宋国宾大师学心意六合拳的有2500多人。
宋国宾大师的得力徒弟有何顺成、褚衍玉、李文彪、孟庆和(排名不分先后)等不下几十人,为了打码头的需要,都学得宋门心意六合拳的实战拳法,以后,这些徒弟都各有传人。宋国宾大师的第三代传人如李玉安、李玉贵、马琳璋、褚福成、孟安全、张宗球等数千人,尽得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之真传。并为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安徽宋门蚌埠地区的心意六合拳能够得到发扬和光大实为宋国宾大师之功劳。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又经宋国宾大师及其徒弟等人将此拳传到北京、南京、马鞍山、芜湖、徐州、淮北、阜阳、淮南等地。于是,大江南北、淮河两岸普及了宋门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由河南的黄河文化传播到安徽,丰富和发展了淮河文化。
由于蚌埠地处淮河,交通便利,当时的码头船只云集,桅杆林立;码头工人为了打码头的需要,宋门心意六合拳是特别讲究实战的,那时,码头工人为了生存和活命,一天都能打八架,所以,只要你是码头工人,你要养活一家老小,就要下功夫练宋门心意六合拳,随时准备打码头、出体力扛活挣钱生活,这些习武者都是真打实战中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