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传说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西汉吴兴郡乌程横山(今浙江省吴兴县南)人,又有人说是武陵郡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人。张渤的先祖是黄帝轩辕氏的第五子挥。挥的六世孙张秉曾随夏禹治水。张秉随夏禹治水的十九年间,登会稽、达扬州、均江海、通淮泗,壮而未娶,晚年尚无子嗣,感动了天帝。一次,张秉正奔走于山泽之间,忽见天边飘过来一团五色祥云,云彩上一列人马,当中有辆三驾马车,车上端坐一位女神,侍卫前引,仙女后拥。张秉正自纳闷,不觉人马飘荡而下,来到近前。只见侍卫分列,车帘挑处,女神缓步下车,上前拉住张秉的手说:“我乃天神女娲,天帝见你整日奔波劳累,为民造福,劳苦功高,特命我来与你相配成婚,生子延嗣。

到了西汉中期的一天,张渤的父亲龙阳君和母亲张媪周游江南,其时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百卉争艳。忽然间乌云骤至,风雨交加,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龙阳君伸手来挽,只不见了张媪。俄倾,雨过天霁,张媪仍立原处,对龙阳君说:“适才先祖神娲来寻,赐我金丹吞服,已感有娠,嘱我好生养息,十四个月方生。”龙阳君闻言,对苍天拜了又拜。

转眼十四个月过去,有一天半夜里,张媪腹痛不止,痛昏过去,梦见天降数条红绡缠绕其身,不觉生下一个肉球,只见火光满室,如同白昼。龙阳君满心不悦,以为异物,便拨剑来劈,谁知从中跳出一个三寸娃娃。张媪醒来,想起女娲之嘱,急要龙阳君将娃娃徙于莲花丛中,让雨露滋润;七天过后,小儿竟长成七尺男儿,浓眉大眼,额头宽广,鼻梁高挺,胡须修长,发垂及地。夫妇俩见儿子突然间长大,风神堂堂,英姿勃发,甚觉惊喜,遂取名张勃。张勃成人之后,勤劳勇敢,宽仁大度,喜怒不形于色,凡事洞察神明,在和劳动人民接触中,深知水火之道,并下定决心根除水害,利济天下,并改名张渤。

据传,张渤是猪婆龙托生的。东海有条猪婆龙,生得怪,长得丑,龙的身体猪的头。它经过苦苦千年的修炼,总算上了天。可它算不得龙的正宗,凌霄宝殿盘龙柱上没有它的位子。有一回猪婆龙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而且不准它让凡人看到原形,否则立即打入天牢。

张渤立志继承父业,他变卖家产,开河筑坝为民治水。张渤誓将广德至泗安、长兴,以及广德与郎溪南漪湖之间的河道开凿贯通,形成内河水系网,既便利航运交通,又便于防汛抗旱。

传说张渤从溧水一路察看而来,要选址开一条大河,一为百姓治水,二为百姓兴旺。他走到桠溪安乐沙漠山(现红太阳集团,桠溪生产基地),只见山上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土墩。他见最高的墩上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存在),便爬上土墩去歇息。他忽然心生一念,莫非这里就是我要选的地方?开一条河通往下江也近,建一座江南大城也能兴旺起来。他赶紧数数有多少个土墩,若有100个墩,便是老天注定,河址必定就在此地。他数了一下,只有九十九个。他连数几遍,好歹只有九十九个土墩。他连连叹息:“可惜!可惜!”他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捏了捏,发现此山土原是砂粒状,不宜开河,便继续赶路。“沙漠山”由此得名。

张渤下得山去,唉声叹气。张渤忽见一村姑面如桃花,笑盈盈走来。她笑张渤太呆:“肯定是您屁股底下坐的那个土墩没有数进去。加上您屁股底下那个土墩不正好是100个了嘛?”张渤后悔莫及,见姑娘面如桃花,脱口而出:“我怎么忘了还有一个桃花墩!”桃花墩由此而得名。

到了桠溪“韦村”这个地方,还恋恋不舍沙漠山。回头一望,又见一看牛佬跟随其后,心想,我还是重新回到沙漠山去;但又一想,好马不吃回头草,免得桃花姑娘笑话。看牛佬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你就把这个地方叫‘回村’吧,还怕天下无好草?”“韦村”村名由此而来。到了定埠这个地方张渤又停了下来,一个小商贩上前说道:“不要停步不前心思不定了,我来与你结伴而行,定会选到好地方开河。”“定埠”地名由此而来。

到了广德,张渤选好河址,日夜挖河不止,要老婆李氏把饭送到河边吃。他与李氏有个约定,要她听到三声鼓响才能到河边来送饭。一天,张渤吃饭像戽塘泥。吃完后,他老婆收拾好碗筷,没走多远,又听到三声鼓响,心里疑惑,他刚吃完饭难道又有什么要紧的事?她急忙回转,只见张渤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头大如笆斗,脸儿奇丑不比。心想怪不得要三声鼓响才准我见他,原来他开河要显原形,才能力大无比。他怕我见了他的丑模样害怕,变成帅小伙才见我。张渤怒问:“你来干什么?”他老婆说:“谁叫你擂鼓三声?”原来是张渤吃饭太慌,掉了三粒米饭在鼓面上,被乌鸦啄了三下,发出三声鼓响,坏了张渤的大事。张渤心想,大事要紧,并问老婆道:“你看我这般模样像个什么?”心想让老婆说他像一条龙,讨个好口兆。没想到他老婆实话实说:“像个猪婆头。”张渤大怒,一巴掌把老婆打飞出去十里路。所以,广德李氏娘娘庙与祠山殿也相距十里路。猪婆头拱沙河是永远拱不通的,因此广德沙河没有开通。桠溪地区历史上被称作郎广一带,也建庙祭祀。

张渤一生为民治水,死后葬于广德祠山,老百姓立庙祭祀,称张渤为祠山大帝。后来,祠山被封为专管人间风调雨顺,太平安乐的菩萨。

传说元代末年,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攻下集庆(今南京)后,继续向南征讨。有一次,兵败后被陈友谅追杀,眼看追兵将至,朱元璋急忙躲进广德祠山庙中,不顾四处蜘蛛网结,在祠山菩萨的神龛后躲将起来。陈部追兵冲进庙内,只见四处蜘蛛网结得完好,根本无人来过,掉头就向别处追杀而去。原来是祠山显灵,蜘蛛网被朱元璋碰破后,又引来千百只蜘蛛将蛛网重结如初。朱元璋逢凶化吉,逃过一劫,便跪地许下诺言:“有朝一日,我皇袍加身,必将为你再塑金身,日日朝拜于你。”据《桠溪祠山志》记载,他做了皇帝后,下旨为祠山大帝重塑金身,并亲自到横山拜谒祠山大帝并即兴赋诗一首:

巍巍高耸碧云间,

上有禅僧悟透关。

礼斗台前真胜境,

快吾登眺得江山。

这时左右大臣提醒朱元璋昔日许诺日日朝拜的金口玉言。朱皇帝要日理万机,深感兑现诺言有难处,就下旨,从南京到广德,沿途设365个官庙,每天由一个官庙派员去京城领旨,代皇上到广德祠山庙朝拜祭祀,意为兑现朱元璋天天朝拜祠山的诺言。


上一篇:【民间文学】庄子传说(菏泽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有巢氏传说(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