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文登布玩具制作工艺(威海市)
2020-07-30 17:13
【项目简介】
文登布玩具制作工艺于2008年9月28日被列为文登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12月4日被列为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登人自古就有制作布艺的风俗,在明清时期就名扬胶东地区。在境内尤为突出的是界石镇的布玩具,更让文登的布艺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界石镇位于昆嵛山下,这里的女人以心灵手巧而远近闻名,制作布老虎玩具是界石女人的拿手好戏,在界石,哪个妇女如果不会做玩具,自己都觉得矮人三分。界石的布玩具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流行,它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而流传至今。每逢婚庆节日,村里的女人们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炕头上、树荫下、胡同里,这些针头线脑的碎布片,只要经她们之手,便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石布玩具多以丝绸、绒布、皮毛、彩线、金银线为加工材料,大妈大婶们个个都是造型设计师,恣意下料,缝合成型,填上木粉、棉花,贴上眉眼,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布玩具就做成了。不论谁家生儿育女、孩子过生日,乡亲们都会送来几个多彩多姿、富于灵性的小玩具。虎在民间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在孩子身边放上一个布老虎,可以祛邪,保佑孩子平安。这其中也渗透着远古的文化,流露出图腾崇拜的痕迹。在民间,从小孩诞生之日起,老人们就让“虎”伴随着他们成长,布老虎既是舒适的儿童生活实用品,又是精美的儿童玩具,同时寄托着长辈们祝愿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布老虎以布块为面,荞麦皮、锯末为芯,再用各种花纹图案,经过民间艺人巧手装扮一番,酷似一只既乖巧又勇猛的卧虎。界石人充分把握了虎的特征,又溶进了艺术想象,制作的布老虎大头撅尾,威风十足,黑绒作眼,黄身紫花,绿眉红嘴,从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大小,个个造型夸张、憨态可掬。除了布老虎,人们还为儿童制做虎头鞋、虎头帽等虎形玩具,为的就是讨个吉利。
1981年,界石镇建起了首家镇办玩具厂,为把这一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玩具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鼓励群众从事玩具加工,使玩具加工业迅速火了起来。这些玩具工序很快扎根到农户,形成了一个个玩具“炕头车间” ,从事玩具生产的家庭一万多户。界石的布娃娃走出了大山,带着泥土的芳香和山野的清纯,飘洋过海,进入到美国、加拿大、德国的千家万户,一向矜持沉稳的山里人惊奇了:山窝窝里山娃娃们喜欢的土玩具,感情外国的洋娃娃们也喜欢。人们感悟到了东方古老传统手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