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盛家火烧,山东荣成特色传统名吃,盛家火烧讲究三把火就得熟,故又名三把火火烧。刚出炉的火烧,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中透黄,层次分明。吃时不粘口,不噎人,吃过之后不觉得口干。盛家火烧属于荣成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成盛家村制作火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至今仍远近闻名。当地人都知道,盛家村人制作火烧有个绝招,一般只用三把火就把火烧制熟。所以,盛家火烧出锅后,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里透黄,层次分明,吃起来又脆又香,而且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备受当地群众和出海渔民的喜爱。几百年来,凡是到盛家村来办事,赶集和游山玩水的人,都要买一些盛家火烧作干粮;当地人家里来了客人,只要添一道盛家火烧,客人便会交口称赞,主人脸上也觉的增添了几分光彩。

相传,“三把火火烧”起源于南方,是由云南人闯关东时将制作手艺带到盛家的。盛家村的村民多是逃荒而来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户都从事火烧生意,因而,盛家村又被人称为“火烧村”。当时,盛家村全村每日制作的火烧达五六十担,约需小麦600多公斤。据说当时仅石岛街上,就有二三十个卖盛家火烧的摊点,不管上货多少,从来都不剩下。二十世纪30年代,该村的盛德本到朝鲜谋生,在朝鲜开店专门制作“三把火火烧”,华侨和朝鲜人争相购买。一位朝鲜老人说:“当时盛先生作的圆饼(火烧)是小吃的紧俏货,他的店一天到晚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上一篇:【传统技艺】卢家(望岛)刀剪制作工艺(威海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朔州秧歌戏(朔州市)传承人: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