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状元胡同的传说(潍坊市)
2020-07-28 16:34
【项目简介】
清朝光绪年间,潍县(今山东潍坊市)西南关新巷子,在短短的26年间竟考中了两名状元。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小胡同里考中两名状元,不要说在全山东,就是在我国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史上,也是个不曾有过的奇迹。因此,潍县西南关的新巷子被人们称为“状元胡同”,闻名遐迩。
据民间传说,曹鸿勋中了状元后,为了光宗耀祖,竟然没有与其他几家商量,就在几家共享的胡同口修建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由于屈于曹家的权势,当时其他几家也没有说些什么,可是等到王寿彭长到六七岁时遇到了麻烦。有一天,小小年纪的王寿彭问爷爷,为何胡同口修建个石牌坊?爷爷说:“人家曹家有人中了状元修建的,不用说是为了光宗耀祖。”王寿彭听了问爷爷:“他们家有人中了状元把偌大的牌坊修建在胡同口,那将来我中了状元的话,牌坊该修在何处?”爷爷一听:“对啊,我怎么没想这回事情呢?不行,咱们得去问问曹状元家。”王氏祖孙来到曹府,说明了来意。对方认为,中一个状元是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事情,你们家想中状元就可以中吗?于是,曹家没加认真思考就脱口说道:“如果你们家有人中了状元的话,可以把石牌坊摞在我们家立的牌坊的上面。”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当下请来了中间人作证,两家签字画押,立了字据。从此以后,王寿彭发愤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28岁那年,进京赶考,一举榜上有名中了状元。于是,王家不由分说,在胡同口曹家原来立的石牌坊上,又摞上了一个牌坊。从此以后,状元胡同的名气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