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是由民国末、解放初流传过来的,当时称作笛梆子,一直延续下来。其实就是章丘西周峪的四位老师先教的章丘梆子,尔后,又有来自河北直隶梆子剧团的马德亮教唱的河北梆子,但在传唱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融入了当地戏曲的语言、习惯、动作等,具有了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个剧种的唱腔高远激越,擅长表现慷慨悲壮的感情,听来往往使人有耳热心酸,痛快淋漓之感。舞台上的主角大多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清官、怨妇,如穆桂英、薛仁贵、包龙图、秦香莲等。主要板式有慢板、一句三打、流水板、尖板、哭腔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四种。服装主要有“四蟒四靠”。常用曲牌有《哭皇天》、《横笛破字》、《花鼓曲》、《小工调》等几十种。由于梆子腔粗犷豪放,很适合山区农民群众的口味,所以很快就赢得了他们的喜爱,从而流传开来。

上一篇:【传统民俗】苏王舞龙(淄博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洪派太极拳(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