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爬山调也称爬山歌、山曲,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短调民歌。爬山调有山区类爬山调和平原类爬山调之分,武川县境内的爬山调属于前者,也称后山调。

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爬山调,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塞北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又是该地区社会历史和风土民情的真实写照。爬山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是劳动人民感情与智慧的结晶,堪称“活的民俗文化”。

武川县的爬山调,节奏自由,音域宽广,大跳较多,拖腔悠长,听起来刚健挺拔,高亢奔放。爬山调的演唱形式有室内、室外之分,室外歌者多为男性,以拖腔长调为多,声音浑厚宽广;室内歌者多为女性,声音较低,旋律柔美婉转。传统的爬山调多为一人演唱,男女老少皆宜,没有伴奏乐器,解放后才加入了笛子为主的伴奏乐器和演唱动作。爬山调内容合辙对称,上口押韵,久唱不衰,大部分运用“比”“兴”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唱词短小精悍,活泼自由,其中镶嵌着很多古词语,特别是元代的一些词语。

2008年,武川县申报的“爬山调”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音乐】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音乐】​乌拉特前旗爬山调(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