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德安西河大戏(九江市)传承人:汤善道
2020-07-11 13:24
【传承人简介】
男,汉族,1950年出生,江西德安人。自小从师学艺,在西河弹腔中扮演净角,是主要演员之一。西河弹腔原系赣剧的一支,集汉调、宜黄腔、昆腔、青阳腔之精华,融合地方土语小调,形成的一种别具风韵的地方传统戏剧。因戏文多是历史故事,当地称为“大戏”。
清朝道光(1782~1850)末年,弹腔大戏由汤大乐从南昌传到了德安。在“汤家戏班”成为专业班社后,经常活跃在德安、星子、九江一带。戏班所到之处,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前来观看。戏班演出时间日渐增长,上半年正月十二过后,戏班人提前做清明祭祖祠,十五过后戏班外出,到了阴历六月二十四回家歇伏。下半年到阴历七月十五,开始外出演戏,直到腊月二十四才回来过团圆年。随着“汤家戏班”影响日趋扩大,德安地处赣江波阳河的西河流域,外地戏班称此戏为西河弹腔戏,自此西河弹腔戏在德安、星子、九江一带广为流传。
1978年,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他带领高塘汤家畈的群众自筹资金,再度组织业余剧团,传承发展西河弹腔。所演剧目有《北天门》《南天门》《三哭殿》《伍子胥过关》《反昭关》《连昭关》《连台山》《二打瓦岗寨》《刘备招亲》《取南郡》《蒋干偷书》《祭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