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铜梁龙舞(重庆市)传承人:王弟福
2017-04-29 11:49
王弟福,男,生于1963年1月,1979年高中毕业,1983年3月到铜梁县原北郭乡文化站工作,198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到巴川镇文化站工作至1996年6月,工作期间曾先后在原北郭乡兼任乡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人大秘书、党务干部等职,工作期间,以发展弘扬铜梁龙灯文化为主要活动,工作关系解除至今为铜梁龙灯文化的发展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组建队伍,培训队员。从1979年高中毕业以后即到县文化馆学习工艺美术师从刘章远,1983年到北郭文化站工作后,借助辖区地理优势组织队员配合县里开展各种活动,其中以龙舞表演为主,并从县文化馆教师及市里胡静、谢媛等教师那里学习了大蠕龙、小彩龙等龙舞表演知识,83年组织队员5人,84年20余人(其中女青年6人)参加了重庆市民间舞踏邀请赛和建国35周年重庆市文化宫龙舞游乐表演活动,84年底以北郭乡文化站名誉组建北郭龙队,借助县龙灯道具,请县、市老师进行队员培训,并采取以训代演的方式将骨干队员30余人利用春节下村为村、社干部、专业户、县属厂矿、单位等拜年慰问表演龙舞,提高队员表演技巧,逐步完善龙舞表演套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龙舞表演。为配合县春节街头龙灯游乐活动表演,北郭乡文化站组织培训队员100余名的龙灯表演队伍,为县里春节活动龙舞表演增添节日气氛。并参加了县组织的中央电视台“中国龙”系列片的摄制表演,为弘扬铜梁龙灯文化,1987年县府、县文化局联合下发文化,要求具有条件的区、镇、乡在春节期间开展龙灯游乐活动,北郭龙舞骨干队员60余人受县文化局指派,代表县龙灯队巡回区、镇、乡表演龙舞20余场,表演龙灯项目有大蠕龙、小彩龙、开山斧、亮狮、泥鳅吃汤元、三条鱼参、鲤鱼跳龙门等表演队员1000余人次,观众达15万余人,并代表县龙舞队为“西湖杯”无线电测向比赛,四川遂宁第一届纺织食品节开幕式铜梁县第一、二、三届龙灯贸易会,铜梁灯会等多次活动的龙舞表演,并为重庆文化交流活动表演龙舞折摄照片,赠予东、南、亚等多个国家。铜梁县首届农民运动会龙舞比赛,北郭龙舞队代表铜郭区组织的二龙戏珠(50人)、小彩龙(5条15人)以娴熟的表演、高超的表演技巧分别夺取了比赛的第一名,并借此机会组建了全县第一支女子大蠕龙表演队伍,北郭龙舞队得到了县领导及各部门中恳的评价,铜梁龙舞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逐步打开了铜梁龙舞的商业演出市场。铜梁龙舞(北郭龙舞队),从83年到96年间参加国内各大、中型龙舞演出200余场,为铜梁龙灯之乡的命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铜梁龙舞的商业演出,走出国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从84年北郭龙队的组建到94年半专业性的龙舞演出至今,我作为北郭龙队的组织、龙舞的策划及发展,每年都坚持组织新队员培训,以适应铜梁龙舞市场表演的需要(从2002—2008年间成功组织和演出铜梁龙舞200条场次附表),撤区并乡建镇后的北郭乡虽然不复存在,而北郭龙舞表演队在铜梁人们的心中根深帝固。
三、龙舞比赛。1988年北京国际庄旅游年舞龙大赛,他被指派为龙舞参赛道具的质量验收负责人,与市里胡静老师、导演黄庭炎等共同探讨比赛套路,作为唯一一名文化专干与川剧团演员们一起经过近1个月的集中训练,整体配合参赛效果好夺得了大赛第一名,获得了金奖。1992年沈阳国际秧歌节暨优秀秧歌民间舞踏大赛,北郭龙队14名骨干队员参加此次训练,并代表重庆市参赛,夺取了大赛的优胜奖(最高奖次)。推荐骨干队员梁志春、方安伟等骨干队员参加县组织的竞技龙训练,并参加国家级的龙舞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梁志春参加各种比赛获得金牌19枚、10枚银牌、4枚铜牌,多次外出教习铜梁龙舞的同时,并协助王弟福北郭龙队的组织工作,骨干队员梁志春、方元青等10余人多次参加国家级的大型比赛和国家大型表演,如97年北京首届龙舞艺术节、2005山西榆茨中国民间艺术节、建国50周年北京庆典、中法文化交流、泰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铜梁龙舞北京游行表演,2010年上海世博会铜梁龙舞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