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刘宗堂(1950.07——),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乐代表性传承人。

1970年,考入县京剧团,跟石松樵学习了京剧全套打击乐,开始从事器乐演奏工作,曾担任乐队队长、指挥;后担任文化站长、文化馆工作人员;1999年辅导、训练沙河镇锣鼓队队,至今,指导组建了沙河锣鼓队、文化锣鼓队、国税锣鼓队等数十支锣鼓队。参加全国鼓乐大赛,获“中华鼓王”称号;2004年,创作鼓经《渔鼓闹海》获全国民乐大赛银奖。2006年以来,辅导全县各镇,均成立了锣鼓队。门河镇达到了村村都建有锣鼓队,特别是沙河镇现有锣鼓队一支,约40余人;海头镇新建一支女子锣鼓队,约60人;两队年龄结构均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主;其他各镇虽建有锣鼓队,但人员较少,水平较低,未能形成规模、走向市场。1999年4月13日至29日,全国“中华鼓王”大会上,沙河锣鼓以巧妙的编排、鲜明的服饰、精湛的表演、振聋发聩的感染力,一举夺得了“中华鼓王”称号。同时,包揽了“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编排奖”两个单项奖。2000年4月16日的《江南晚报》评“沙河锣鼓队敲出的《黄海春潮》鼓点重则雷霆万钧,轻则行云流水……把观众带入迷人境界。”《新华日报》说:“沙河锣鼓一一敲打出充斥天地的喜庆气氛。”2000年4月19日《人民日报》评“沙河锣鼓独树一帜。”另外,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多数的鼓手都出外打工或经商,出现人员断层现象。1、鲜明的节奏性与色彩性:威风锣鼓规模宏大,音响强烈,给人一种鲜明的节奏感,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变化丰富的而多姿多彩的奇妙音响世界。2、广泛的群众性:威风锣鼓以群体合奏表演为主,少则30人,多则上百人组成的大型锣鼓队;整个锣鼓演奏声势更显雄伟,技法更显精湛。3、风格的独特性:以大鼓、中鼓、小鼓、大锣、大镲为主要乐器的多种组合与表演形式,以鼓为主导地位,并起领奏与指挥作用;且鼓曲变化繁多,时而气势磅礴、热情豪放,时而轻歌慢舞,时而万马奔腾;重则雷霆万钧,轻则行云流水,形成风格独特的表演形式。

上一篇:【传统音乐】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市)传承人:阎秀英​

下一篇:【传统音乐】唢呐吹奏乐(连云港市)传承人:韩培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