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忠州民歌(重庆市)传承人:任官兴
2017-04-27 14:54
▲任官兴在江边演唱忠州民歌。
▲收录忠州民歌的有关书籍。
“手摸石头脚踏沙,弯腰驼背把船拉;号子声声震天响,风里雨里把船拉;一颗汗水一滴血,辛苦挣钱来养家……”12月27日,在县城临江路,一位身穿藏青色棉袄的老人,两眼凝视着长江,饱含深情地演唱一曲悠扬的忠州民歌。
这位在江边唱忠州民歌的老人名叫任官兴,今年81岁,家住忠州街道郑公社区。22岁那年,他成了一名拉纤的船工,在风浪中讨生活的时候学会了忠州民歌。
“唱忠州民歌能够鼓士气、提精神、消疲劳。”任官兴说,唱忠州民歌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兴趣爱好,59年来他一直坚持演唱。
据统计,在忠县,像任官兴一样演唱忠州民歌比较出名的老人,60岁以上的已不足70人。2009年,忠州民歌这一源于民间生活,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忠州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它源于周朝的“巴师歌舞”、秦汉时期的“巴渝歌舞”, 经唐朝的“巴人竹枝词”和清朝的“薅秧农歌”等演变而成,具有较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得到白居易等历代文化名人的推崇与赞赏。
忠州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分为山歌、劳动号子、风俗小调等三大类,现存于县文化馆的忠州民歌有近300首。
山歌类包括山野田间里传唱的歌谣,是在山地劳作和田间薅秧等劳动时传唱,通过即兴抒怀的形式,来表现忠州人民勤耕苦作的品格、乐观豁达的性格,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薅秧歌》《掐菜苔》等。
劳动号子类包括石工、船工等在劳动时喉喊的号子。石工号子和船工号子坚定苍劲,气势雄辉,悠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集中体现忠义、忠勇、忠诚、忠孝、忠信的“忠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打大山》《不怕你这石头那么硬》等。
风俗小调类包括唱述人间世相,生活情趣的歌曲,其中大量是用“车灯调”“连萧调”的填词小曲,集中反映忠州民情和孝义之情,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数蚂蚁》《幺妹子好似一朵花》等。
忠州民歌具有词曲的完美结合,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的调式以常见的徵、羽、商三类为主,演唱时讲究调式色彩的相融相生和交替进行。在演唱忠州民歌时,注重对情致趣理的技巧性阐释,以及对唱词歧义的拿捏把握,并要配以纯正的忠州方言,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忠州民歌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忠州民歌现收录于《忠县民歌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忠县卷》等书籍当中。
出处:忠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