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中国的面塑艺术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可谓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吴国英是灯塔市西大窑镇下缸村人,1934年出生,在西大窑可谓家喻户晓,做得一手好面活,尤其是他的面活,就连走南闯北见识广博的人也闻所未闻。吴国英的面活艺术是融面塑和面贡为一体的立体式高贡,其形式、造型、创意甚称一绝。由于没有任何历史资料可考证,我们也无从追溯其起源。据吴老先生讲这是祖辈传下的手艺。父亲,吴殿兴是位提盒挑担的面郎,父亲从程姓的姑爷那里学来这门手艺。姑爷是开小铺做面食的小生意人。吴国英曾听父亲讲,父亲听说辽宁省内有三位老艺人会此门蒸高贡技艺。

蒸高供不同于捏面人,它需要五、六个人分工合作。用两个自制不锈钢大盆和面,和面要用温水和硬面,然后在方桌上切方块,有纸板式样的模子,基座是月腰型,然后上一层还有葫芦坐,莲花台,最后是面人,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稳固结构,这样也利于祭祀时摆放,搬运。

目前,蒸高贡的最后一项,即高贡顶端的面人制作只有吴国英能够完成。烫面、上色、搓揉,全凭双手,极其简单的自制竹刀须臾完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由于蒸高贡通常用于祭祀活动,因此其内容和人物造型也多与宗教有关,如:人物多是八仙过海、唐僧师徒三人加上白龙马西游、许仙借伞、刘备回荆州、二龙戏珠、童年童女打幡等。

高贡的面塑为了使面人结实稳固,吴国英还在其内部放置龙骨支架,或铁丝或竹片或秸杆棍等,最后成活色彩艳丽,富丽堂皇或三座或五座可根据要求、桃、榴、佛手、贡,形态各异,高近一米。蔚为壮观夺目,难得一见。

蒸高贡技艺目前面临失传的危机。新中国成立后一切丧葬从简,这一技艺被冠以封建迷信的称号,一度十几年未做,另外,面人捏制复杂,子女为生活奔忙无暇继承这一技艺,吴国英又是一普通农民身有残疾(二级伤残证)没有工资,农忙时忙农闲时不闲,没有能力使这一技艺精益求精,生活状况堪忧。




上一篇:【传统美术】隋丽英剪纸(辽阳市)传承人:隋丽英

下一篇:【传统体育】通背拳(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