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唢呐艺术(绥米唢呐)(陕西省绥德县)传承人:汪世发
2020-05-22 16:53
【传承人简介】:
汪世发艺名“斗”,男,汉族,1949年出生在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后街。他12岁开始学艺,19岁出师立班,在长期的学习和演出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可以用唢呐不用调式吹奏近百首传统唢呐曲牌。他的乐班人数虽少,但演奏水平高,合奏时时而气势如排山倒海,时而又细腻委婉;独奏时既有奔放的激情,又有深情的倾诉,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1984年受省文化厅邀请,由陕西省音像出版社出版汪世发录音盒带《陕北唢呐曲牌选集》,热销西北各地;同年,还参与了电影《人生》拍摄,并担任迎亲部分唢呐吹奏。1999年,汪世发参加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演出,同时在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闭幕式演出中获团体特别奖;2001年,参加陕西电视台举办的迎十六大胜利召开文艺晚会演出;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演出的《唢呐领奏闹元宵》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参国全省农民运动会闭幕式演出;2003年,参加中国老年艺术节表演,获纪念奖;2006年,参加榆林市首届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07年,参加榆林市第二届民歌艺术节和定边马铃薯艺术节演出。汪世发的传人有张晓红、刘丕荣、马亚军、顾永会、李康等。2008年6月,汪世发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绥米唢呐”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12年12月,汪世发与米脂县李岐山一同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米唢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5月14日,作为秧歌节目表演伴奏,汪世发和他的团队在迎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机场欢迎仪式上进行了文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