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俗称“号脉”或”切脉”。司冯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賄"脉法" 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脉经》, 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承前启后的确立了中医脉诊的方法。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完善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宋代的《三因极-病证方论》、明代的《濒湖脉学》、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脉诊著作有近百种之多。杨氏-指诊脉技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杨氏以"子 传脉诀女传针,内赠葫芦外赠金"为家训,并将此代代相传,直至杨凌-宁中医药研究所的创办人杨宁一杨氏一指诊脉技艺四代传人。

上一篇:【传统民俗】上巳节风俗(西安市)

下一篇:【传统曲艺】陕北说书(延安市)传承人:解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