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丹东满族刺绣(丹东市)
2020-05-21 11:43
【项目简介】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于辽宁地区,也是曾两度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其有着鲜明且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满族的民间刺绣不仅积累了千百年历史文化内涵也饱含着满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使其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共同达到了历史巅峰,为民族文明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辽宁省会沈阳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的知名古城,经历千百年的洗礼,拥有着丰富种类的民间技艺和手工,满洲刺绣就是其中一部分,并与2008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扎花”“针绣”皆是满族民间刺绣的别称,色调以黑、绿、红、黄、蓝、白为主,底衬多选用绢,绣品注重实用性,在满族的日常生活中颇为多见,如荷包、围巾、窗帘等。满族刺绣多以布绣、缎绣为主,其样式新颖,种类繁多,沿袭了“层层剥皮、疏密相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传统刺绣的构图法则。刺绣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取材广泛。“三月里来柳丝长,大姑娘窗下绣鸳鸯……”这是流传于满族民间的歌谣,也反映了满族传统女性制作刺绣的日常。在当时的满族,以绣品的质量来评判新媳妇的才德,也决定着婚后女子在婆家的地位高低。因此,满族姑娘最终是的就是刺绣的技艺。
满族刺绣一般分为皇家刺绣与民间刺绣,民间刺绣较皇家的相比具有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构图颇有气势的特色,其纹样和内容也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受大众的喜欢。皇室刺绣则以绣工精美、材料精良、纹饰华美而闻名。刺绣的传承一般是邻里间相传或母女相传,刺绣选择的地点与时间也更加随意,有的是在田间地头农作休息之时,有的则是在邻里串门话家常之时。在女子的陪嫁之中也经常有刺绣,刺绣饱含着女子对未来生活美好幸福的期盼。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日渐兴盛,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传统手工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也由于满洲刺绣处于东北地区的沈阳、锦州、长白山地区,发展受到了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