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

蛋类是大家在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这种看似普通的食材,在某些人手里,却变得不那么普通。经过构思、绘画、雕刻,一枚枚普通的蛋壳,被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而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就是——蛋雕师。

马连顺,是抚顺一位普通的80后青年,熟悉他的人都称他阿顺。他是抚顺蛋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刘凯的得意弟子,拜师学艺仅两年的时间,就能很好地完成绘画、雕刻等艺术创作。

阿顺很爱玩,但每当拿起工具时,便会心无杂念,全心投入到创作中,不许任何人打扰。“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白天全天雕刻,有时突如其来的创作灵感让我废寝忘食,如今雕刻已成为一种习惯,雕刻刀仿佛我右手的第六根手指,默契地与我每天相伴。”阿顺笑着说。

谈起为何会选择做一名蛋雕师,阿顺回忆道:“当时是想让女儿业余时间学一门手艺,但由于女儿太小,锋利的雕刻的工具让阿顺有些担心,于是决定干脆我先学吧!”阿顺为了给女儿做示范,自己却不知不觉地玩起了蛋雕。没想到这之后,他竟迷上了这门艺术,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说有人对烟酒有瘾,那么我的瘾来自蛋雕。”阿顺说。

记者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画有人头像的蛋雕作品,红白的反差效果就好像画上去的一样。阿顺介绍,“雕刻很是费功夫的一件事,每一刀都要控制好力度,以至于最后的作品薄到在小探照灯下都能透过光亮。稍不留神,哪怕仅剩1%就要完成时也可能碎掉了,前功尽弃,就要重新开始,蛋雕就是这样,没有修补的机会。”

阿顺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要求都非常严格,从选蛋到构图,不允许有一点瑕疵,“我把每一个作品都赋予了思想和生命,每当我很费力地完成一件作品时,我会对着她情不自禁地笑,那一刻仿佛她也读懂了我……”阿顺笑着说。可以说,每一件小小的蛋雕都倾注了他的很多心血。

由于雕刻时间长,精神高度集中,每当放松下来休息的时候,眼睛、胳膊、颈椎都会非常酸痛,“但是当作品完成时候,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阿顺说。

阿顺告诉记者,在上小学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绘画,曾在学校获得过多次奖项。因为有了很好的绘画功底,加上勤奋好学,使得阿顺在短短2年的时间内完成很如今的阿顺已小有名气,无论是生活还是网络中,都有很多粉丝关注。

谈及梦想,阿顺告诉记者,“蛋雕已有百年历史,是门极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艺术,我要更深入的学习,将古典的美和现代元素相结合,把蛋雕作品做到极致,把这门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上一篇:【传统美术】蛋雕技艺(齐齐哈尔市)传承人:宋小哈

下一篇:【传统美术】 景泰蓝制作技艺(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