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刘开胜,男,53岁,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朗溪竹板桥造纸传承人。

在刘开胜家的后山,有一座他自己搭建的造纸作坊。全木质的作坊掩映在青翠的竹林中,让人仿佛窥到了“蔡伦部落”全盛时期的一角。

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传承人刘开胜都要开展传习活动,让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2014年,县非遗工作组在朗溪乡竹板桥村举行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传习所挂牌仪式,彭水有了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传习所由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传承人刘开胜担任负责人,负责引领开展朗溪竹板桥造纸技艺的传承和研究活动。

44年的时间,刘开胜基本将他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造纸上面,他一直坚持用最好的技艺造纸,虽然工序复杂,每天的收入也不过100多元,这还得像他这样娴熟的老艺人,工作十个小时才能达到。也正是因为这门传统工艺收入低、工序多、耗时长,村里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挣得多,还不累。刘开胜却独自坚持了下来,他说:“我现在记录的是一份历史,我能够感受到它在我肩头的责任,如果不做了,这个古老的造纸术就没有人继承了。” 

刘开胜说“他虽然快60岁了,但身体还好,没什么毛病,他会继续用传统手艺来造纸,一直做到70岁,甚至更久,直到做不动了为止。为了方便,他还在屋后山上种了一片竹林。他说,大自然给了他这么好的环境,有山有水,只要自己肯做,一样能赚钱,还不需要什么成本。等过几年,他做不动了,就培养他的儿子学习这门造纸的手艺,要让这一造纸技艺得以更好地传”。

ee9a5537-446a-4b2b-9f6f-850cb930bafd.jpg

3228d1fe-acaa-4045-9f65-2778874831ed.jpg

出处:重庆晚报第一眼

上一篇:【传统医药】罗氏正骨法(北京市)传承人:罗金殿

下一篇:【传统医药】祖传张氏正骨(北京市)传承人:张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