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出生玉雕世家,十二岁随祖父、伯父、父亲学习玉雕技法,为从事玉雕技艺及文化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1993年起成立上海宝玉艺术品有限公司亲任艺术总监、总经理。至今从事玉雕事业17年。本人学习刻苦,虚心钻研,传承了中国玉文化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上海海派玉雕的技艺特点、基本特征,创建了较为完整的海派玉雕理论体系,填补了海派玉雕理论空白。《海派玉雕》一书已完成三分之二。

任海派玉雕文化协会会长以来,自己在海派玉雕非遗申办中,在海派玉雕的交流、提高上,在用先进理念去培养影响一代海派玉雕大师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技艺特点

 在传承中国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简约、清新、精致、人文。

在技法上,注重文化内涵与玉质内涵相统一。主张: 宜整不宜碎、宜巧不宜拙、宜简不宜繁、宜精不易俗、宜润不宜挫、宜质不宜工。在创作设计上提倡:材质是基础,创意是灵魂,工艺为手段的理论。充分体现作品构图美与质地美的和谐。

 个人成就

 一、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与创新,形成了海派玉雕的简约、清新、精致、人文的艺术特点。影响并带动了海派玉雕的技艺与发展。

2006年在上海玉雕“珍藏杯”奖项中亲自设计的“明月几时有”、“大漠古道”作品获两项金奖。由于自己经常担任评奖委员会主任, 所以在以后的评选中本人的作品不参加评奖。

二、 创建了海派玉雕的理论系统,总结与概括了海派玉雕的基本特征,使海派玉雕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并于2009年7月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大讲坛》做了题为《海派玉雕的传承与发展》的演讲,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2010年4月应上海科协与山东电视台的邀请,在山东电视台《读书频道•科普新说》栏目中成功进行了中国玉文化系列讲座(十二讲),并在国家级玉文化高峰论坛中进行了十六次演讲。

2008年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客座研究员,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客座教授。并指导文博系研究生。在哈尔滨、北京、扬州、徐州、济南、上海、苏州、石家庄、南宁等 地进行了二百余次玉文化讲座。发表论文及文章二十余篇。

三、 创办了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并主编了“玉雕神工奖精选集”一至二集。弘扬宣传海派玉雕文化,推动海派玉雕的提升与发展。

四、2008年创建了海派玉雕文化协会。成功地申报了“海派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与国家级)。开创性地评选了“海派玉雕大师”,为海派玉雕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调动了广大玉雕人员的积极性。又在今年五月成功地委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培养玉雕专业人才三十五名。

 


上一篇:【传统美术】海派玉雕(上海市)传承人:袁耀

下一篇:【传统美术】海派玉雕(上海市)传承人:戴永才